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上海市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首批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合署运行。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工作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21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现制定我校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招生章程如下:
一、报名条件
1. 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身体健康。
2.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当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考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二、考生身体健康要求:
根据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若隐瞒病情病史,我校将按照本校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退学与休学的规定执行。学校作特别强调:
1.考生患有《指导意见》第一条中列出的六大类疾病,学校不予录取。
2.考生患有《指导意见》第二条中列出的色弱、色盲;不能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学校不予录取(不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3.新生入学后,体检发现不符合相关专业身体健康报考条件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管理规定》执行。
三、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 |
学制与学位 |
学费(人民币) |
中医学(五年制) |
5年制/医学学士 |
8100元/年 |
针灸推拿学 |
5年制/医学学士 |
8100元/年 |
中药学 |
4年制/理学学士 |
8100元/年 |
护理学 |
4年制/理学学士 |
7400元/年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 |
4年制/管理学学士 |
6500元/年 |
预防医学 |
5年制/医学学士 |
7400元/年 |
康复物理治疗 |
4年制/理学学士 |
7400元/年 |
康复作业治疗 |
4年制/理学学士 |
7400元/年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4年制/理学学士 |
7400元/年 |
生物医学工程(中医信息与工程方向) |
4年制/工学学士 |
7000元/年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4年制/理学学士 |
7400元/年 |
药学(中外合作办学) |
4年制/理学学士 |
22000元/年 |
备注:2025年我校招生总计划30人,各专业计划依据生源情况而调整。
四、录取规则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等情况,择优录取。其中,最低录取标准如下:
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成绩达到第3级及以上,数学科达到第2级以上,公民科达标。
“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可为:公民科达标,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的分数之和须为8分(含)以上,且任何一门科目的分数不得低于2分(含)。
当达到最低录取要求的考生数大于计划数时,学校将按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三科等级相加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如总分相同,则依次比较英国语文科、中国语文科等级。
注:各科目考试成绩等级中的5*按6分计算,5**按7分计算。
五、颁发证书种类名册
修学期满,达到毕业要求,颁发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
六、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行政中心206室 邮编:201203
咨询电话:+86-21-51322028 传真:+86-21-51322028
电子信箱:zhaosheng@shutcm.edu.cn
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网:https://ygzs.shutcm.edu.cn
纪委监督电话:021-51322410
资料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内,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作为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的高校,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己任,利用已有的学科和综合优势,勇担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
学校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拥有4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0人,校友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史、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6个一级学科及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卫生5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有15个本、专科专业,除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外,还设有护理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康复治疗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等专业;有8个继续教育的本、专科专业;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余家海外院校、医疗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研、教学、医疗等合作关系,建立了美国第一家中医孔子学院,设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是中英合作药学、中英合作护理学项目。
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有1个教育部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顺利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
学校办医规模与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8家附属医院,基本覆盖了上海市所有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医院的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总床位数约6300张,每年服务来自世界各地患者约1700万人次。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在捷克、马耳他、摩洛哥、美国等国家设立海外中医中心,不断促进中医药国际化。
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坚持“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的办学理念,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教学与科研实力以及主要学科全国排名领先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资料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3月